藥學系六十三期(P63)畢業於民國69 年水源校區,共有17位同學分別為
譚延輝(中排右一,財團法人藥品查驗中心)、
柯美中(前排中,淡水北新醫院)、
周立(前排左,移民加拿大)、
趙天鐸(後排中,美語家教班)、
全以武(後排左二,醫院管理資深顧問)、
胡明寬(後排左三,國防藥學系)、
張洵堂(中排中,陸軍) 、
林秉賢 (前排右,台南)、
楊皓耀 (後排右二,屏東)、
鄭之瑞 (中排左二,已故)、
郭來添 (後排左一,高雄榮總)、
袁偉文 (中排右二)、
李劍河(中排左一)、
余榮光(後排右一)、
吳啟宗(中排左三)、
甄裕暢(後排右三)、
章少彭 (中排右二)。
畢業後發展:
譚延輝曾任母校藥學系副教授、台北市聯合醫院藥局主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主任,現任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醫療科技評估小組資深研究員,
柯美中退伍後擔任淡水北新醫院藥局主任,
周立則移民加拿大享受人生,
趙天鐸經歷生技公司後,自己開起美語家教班與醫療器材貿易,
全以武成了兩岸醫院管理專家,
胡明寬仍在母校藥學系任教,
張洵堂則在高雄擔任醫院藥師,
林秉賢在台南健身保養衛國,享受人生,
楊皓耀也是擔任藥師工作並在學校兼課,
郭來添一直都在高雄榮總核醫部,
袁偉文在香港開設美容護膚中心、
李劍河在香港擔任藥師工作,
余榮光則是大學教授,
吳啟宗在馬來西亞經營醫療器材貿易,
甄裕暢與章少彭則擔任藥師。
我們P63期每位校友,非常感謝母系的栽培,在多年後的今天大家均有所成。
--------------------------------------------------------------------------------
工業藥學與基礎教學研究 組
受推薦校友提供單元素材者姓名: 胡明寬
學歷:大學: 藥學系69年班畢業P63
碩士: 國防醫學院 生物化學研究所
博士: 威斯康辛大學 藥物化學研究所
經歷:國防醫學院 藥學系教授
最想與校友分享的一句話:時時自勉與成長,把最好的給母校年輕學子
個人於1976-1980年就讀藥學系,畢業後分發到野戰醫院,在馬祖駐防兩年,擔任衛材補給與戰備工作,當時軍藥官並無經管輪調制度,乃於1983年報考國防生化所,受教於恩師劉剛劍教授,這段期間乃逐漸地對學術研究產生興趣,對劉教授的指導表達感激與敬意。畢業後初期的研究工作仍跟隨劉教授,主要在於研習心血管藥物的開發,獲得許多作基礎研究的寶貴經驗。
1990-1994年於國外進修,完成學位後返回母系,擔任藥物化學、有機合成、光譜分析等重要學科的教學,回饋對母校的培育,在研究工作上主要針對小(環)型胜或擬胜藥物的開發,首先在開發與研究特殊藥理活性的胜或特殊胺基酸胜新藥,並以環狀胜的為研究對象,開發新型的環狀胜類心血管藥物,這是極為少數小型環狀胜具有心血管方面活性的發展。在鏈狀胜的研究中,也對特殊天然的抗癌短胜化合物作研究,另方面對鏈球菌屬細菌中的天然抗腫瘤胺基酸類抗生素的研究也有投入,這段研究成果亦獲得美國專利。
在2000年左右中草藥製劑在另類醫學療法中受到極高的重視,國內也帶動一波中草藥學的熱力,個人也嘗試相關的研究進行,其中對抗氧化天然物厚朴酚作衍生物開發,也獲得初步成果。
在2001年暑期,個人利用短期進修機會前往哈佛醫學院布里根婦女醫院神經疾症中心修習有關阿茲海默症病理、生化機制與治療藥物的開發。雖然近幾年來分子醫學有著驚人的發展,但對於此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卻僅僅只能提供輕度到中度患者病情延緩惡化的抗膽鹼酯酶抑制劑,開發新型的治療藥物是醫學界莫大的期待。個人在2000年即開始投入這個領域的研究,初期依據第一個核准的失智症藥物塔克寧,開發雙分子塔克寧同系物,獲得不錯的成果與國外專利。
最近幾年仍繼續執行開發抗失智症藥物的研究,並與中研院細胞個體所合作進行活性篩選試驗,針對分泌素調控致病因子類澱粉胜肽的機制,合成小分子擬胜分泌素抑制劑,經由明膫神經保護作用的胜肽片段,可經由活化特殊訊息傳遞路徑活化生成,根據這些生理、病理機制,個人積極進行實驗,希望能得到直接對分泌素抑制和間接刺激生成神經保護胜肽片段的雙重作用的新型小分子,以期對阿茲海默症預防與治療有雙管齊下的作用,有關此類新一代神經退化疾症的新藥研究,在國科會的補助下持續進行中,希望能夠對母校教學與研究有所提升與突破。
正逢母校藥學系成立百週年,個人期盼以所學領域的成果,貢獻母校,感謝母系栽培,並期許學弟、學妹們勤奮努力向前。
p63胡明寬